十、物理治療系概況

十、物理治療系概況

 

(一)教育宗旨及目標
   培育具有人文素養及職業道德之物理治療專業人才為宗旨。著重臨床物理治療之專業能力的養成,透過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學模式,培養學生熟悉各項物理治療評估工具與方法,進而熟練地運用運動治療、儀器治療與徒手治療的技巧,來治療功能性失常或失調的病患,並提供相關之醫療諮詢。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思考、執行評估與治療能力為最終教育目標。

 

(二)入學資格
   本系於98學年度起停招,一百零一年停辦。

 

(三)現有學生人數
   四年制物理治療系三、四年級各一班,共約一百人。

 

(四)課程特色及內容
  1、課程特色:
    在課程規劃上,均衡規劃通識課程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之授課比例。著重建立「以人為中心」的服務觀與「以倫理為考量」的工作觀,並且融合校訓「慈悲喜捨」的人生觀。在課程設計上,除了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原則外,也兼顧專業必修與興趣選修項目,使學生可以依據過去之經驗、興趣與背景,彈性且自主地選擇未來專精的領域,提早規劃生涯與就業方向。

  2、課程內容:
    參酌教育部與考選部建議之課程標準,以及國內、外物理治療學系課程安排之精神與物理治療師養成教育之專業標準。將課程內容設計為通識教育課程、基礎醫學教育、臨床醫學教育、基礎物理治療技術學、應用物理治療學與臨床物理治療教育課程。四年制物理治療系學生畢業之最低學分數為一四○學分。

   (1)通識教育課程:應用中文、英文文法、英文閱讀、文章與閱讀、電腦軟體應用、法學緒論、藝術鑑賞、慈濟人文、體育。
   (2)基礎醫學教育:解剖學、生理學、解剖學實驗、肌動學、認知心理學、社會學、生物力學、表面解剖學、醫療倫理學。
   (3)臨床醫學教育:小兒科學、內科學、外科學、骨科學、病理學、神經科學、復健醫學等。
   (4) 基礎物理治療技術學:熱療學暨實習(驗)、電療學暨實習(驗)、基礎物理治療學暨實習(驗)、操作治療學暨實習(驗)。
   (5)應用物理治療學:骨科疾病物理治療學暨實習(驗)、神經疾病物理治療學暨實習(驗)、呼吸循環物理治療學暨實習(驗)、兒童疾病物理治療學暨實習(驗)、輔助科技學暨實習(驗)、物理治療行政管理學。
   (6)臨床物理治療教育:物理治療臨床實習(一)、(二)、(三)、(四)、(五)、(六)、物理治療專題討論、物理治療研究方法導論。

 

(五)師資陣容
  1、延聘國內、外學有專精,並且至少具備二年物理治療臨床工作經驗之博士級以上的專任教師。
  2、延攬教學醫院之資深臨床物理治療師(碩士級以上)兼任學校教學工作。
  3、聘請臨床資深物理治療師兼任臨床實習教學工作。

 

(六)教學設備與實習場所
  1、專業實習室:運動治療室、水療室、電療室、兒童治療室、神經物理治療實驗室及呼吸循環物理治療實驗室。
  2、見習單位:佛教慈濟綜合醫院。
  3、實習醫院:台北榮民總醫院、振興復健醫學中心、台北長庚醫院、行政院衛生署台北醫院、長庚醫院桃園分院、慈濟醫院台中分院、台中榮民總醫院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、嘉義基督教醫院、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、慈濟醫院大林分院、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、高雄榮民總醫院、羅東博愛醫院、羅東聖母醫院、佛教慈濟綜合醫院、花蓮門諾醫院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復健醫院、沙鹿童綜合醫院等。

 

(七)畢業生前程發展
  1、專業證照方面:
    參加考選部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暨普通考試,以取得物理治療師、物理治療生之執照。
  2、職場發展領域:
   (1)於公、私立醫療院所擔任臨床物理治療師。
   (2)於軍方醫療院所擔任約僱之臨床物理治療師。
   (3)於特殊教育學校擔任物理治療教師工作。
   (4)於政府立案之兒童教養機構擔任兒童物理治療師。
   (5)於公、私立安養機構擔任長期照護物理治療師。
   (6)從事部份工作時段之社區居家物理治療師。
   (7)於職業球隊或體能訓練中心擔任防護運動傷害之物理治療師。
   (8)於慈濟醫療志業體《花蓮玉里、關山、嘉義大林、台北新店、台中潭子等地區》擔任臨床物理治療師。
  3、開創個人事業:
   依據八十四年立法院通過的「物理治療師法」,符合資格之物理治療師可以獨立開設物理治療所。
  4、升學進修管道:
   (1)投考國內物理治療研究所或相關領域之研究所,取得碩、博士學歷資格。
   (2)申請就讀國外物理治療研究所或相關領域之研究所,取得碩、博士學歷資格。
   (3)參加國內、外短期物理治療繼續再教育之專業課程,以取得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認可之臨床高級、主治物理治療師的資格。

 

(八)未來展望
  1、出版大專學生適用之物理治療專業課程教材。
  2、結合花東地區產業特質與資源,將兒童早期療育、長期照護溫泉療法與水中運動、職業傷害、頭部外傷、冠心病等物理治療以及健康體適能,優先列為未來發展重點。
  3、開辦具特色之選修或遠距教學課程。
  4、發展成為台灣東部地區物理治療之學術重鎮。
  5、規劃與校外學習型組織建立教育夥伴關係。
  6、組成「動作科學研究團隊」進行跨領域長期研究計劃。

 

上一頁學校概況  | 下一頁